< 上一个 | 内容 | 下一个 >

2.1 心智计算的发展历程

心智计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由最初的对心智的具体问题求解,逐渐演变为系统的心智计算理论形态,包括了以表征—计算为核心的第一代心智计算理论[1],以及以具身性为理论特征的第二代心智计算理论[2]

20 世纪早期,Warren McCulloch Walter Pitts 最先提出了神经活动具有计算性的观点,并认为认知可以由计算来解释。20 世纪 60年代起,经过 Hilary PutnamJerry FodorDavid Marr 等人的发展,心智的计算理论(Computational Theory of MindCTM)正式被提出并成为第一代心智计算理论的核心,在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领域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心智的计算理论认为,心智是一个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物理实现的计算系统,认知和意识都是一种计算形式。1975 年, Jerry Fodor 提出思维语言假设后,心智计算理论逐渐演变为包含符号计算和连接计算等不同范式。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在 Hubert Dreyfus John Searle 等人对强人工智能激烈批判刺激下,以具身性(Embodiment)观念为其理论特征的第二代心智理论逐渐登上历史舞台。Shaun Gallagher 曾以包含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嵌入认知(Embedded Cognition)、延展认知(Extended Cognition)和生成认知(Enactive Cognition)的“4E认知”概括了具身心智理论的核心理念[2]。具身心智理论认为身体和心智是相互依存的,动物与人类的智能和认知过程不仅依赖于大脑,也依赖于身体和环境。

无论是以表征—计算为核心的第一代心智计算理论,还是以具身性为理论特征的第二代心智计算理论,都是过去几十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围绕“心智是如何进行计算”这一问题的不断思考。随着近年来受生物神经机制启发的、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连接主义的重要应用突破


和对融合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的混合路径的不断探索,传统的心智计算理论有望在这些新突破的基础上焕发新生,为实现结构和机制受脑与心智启发、认知行为达到乃至超越动物与人类水平的智能系统提供更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