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个 | 内容 | 下一个 >

6.1 意识理论概述

意识(Consciousness)一词具有浓厚的哲学涵义,这使得很多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更愿意使用心理学中的“觉知”(Awareness)一词来指代意识。人类对广义上的意识探索由来已久。从公元前 374 年柏拉图在《理想国》对灵魂的诠释开始,人类文明便开始关心所谓的心身问题,进而逐渐发展出心灵哲学。

近代对意识的形而上探索当从笛卡尔开始。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论灵魂的激情》中阐述了身心二元论的观点,又称为心物二元论、实体二元论(Substance Dualism),他认为身体和心灵分别属于物理物质和精神物质,心灵或者说意识便依存于精神物质之中。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意识与非意识加工有不同的认识水平。它不是全或无的现象。但是,由于当时科学不够发达,用内省法进行,缺乏客观指标,只能停留在描述性初级水平上而无法前进。

20 世纪 5060 年代,科学家们通过解剖学、生理学实验来理解意识状态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例如,1949 年莫罗兹与马戈恩发现了觉知的网状激活系统;1953 年阿塞林斯基与克雷特曼观察了快速眼动睡眠的意识状态;20 世纪 60~70 年代,进行了对裂脑病人的研究,支持在大脑两半球中存在独立的意识系统。上述研究结果开创并奠定了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基础。

现代认知心理学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阐明客观意识的神经机制始终是一个长期的挑战。迄今关于意识客观体验与神经活动关系的直接研究还非常少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迸,利用现代电生理技术(脑电图 EEG,事件相关电位 ERP)和放射影像技术(正电子断层扫描 PET,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意识研究已迅速成为生命科学和智能科学的新生热点。特别是基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诞生了许多可操纵的实验范式,意识研究已逐渐从一门


纯粹的哲学思辨学科转向成一门实证科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意识科学已经积累了数十年的实验数据,其在理论层面存在数十种不同的理论模型,而且这些意识理论模型之间的标准互不统一。不过制定意识理论标准的任务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仍是对现有意识理论的进一步解析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