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个 | 内容 | 下一个 >

3.8.3 艺术创作模式的转变

3.8.3.1 艺术家的角色转变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过去,艺术家主要是创作的生产者,他们创造出艺术作品并将其呈现给观众。然而,现代科技的出现已经使艺术家可以更多地成为消费者。他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来搜集、汲取各种信息和灵感,从而在创作中融入更多元的元素。以油画创作者为例,曾经他们以“生产”一张油画为生产目的和结果。在人工智能时代,创作者则通过 midjourney 直接生成图片。这时如果单纯把生成图片作为目的与结果,那么他们将不再是生产者仅作为midjourney 这个AI 产品的消费者。往积极的方面想,这种转变使得艺术家能够更广泛地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创意,从而高效地创作出更丰富多元的作品。并且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以看成一种催化剂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一个良性的艺术生态系统不能缺少生产者。生产者的角色不管是对艺术生态还是对艺术家本人职业生涯而言都至关重要。在人


工智能时代,确保创意和原创性仍然是艺术家的核心使命。虽然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创作、提供灵感,甚至进行一些自动化创作,可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独特的情感、经验和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需要更多地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而不是完全依赖它。AI艺术家必将迎接从零开始训练一个AI 模型的挑战。因此,在未来艺术家必须坚守生产者的身份。那些彻底沦为消费者的人,其需求和反馈将会激发生产者更多元的创意,同时成为创作和艺术产业更加繁荣的垫脚石。当然,也引申出个性化AI 模型、AI 艺术创作门槛提高等问题,这些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论述。

3.8.3.2 AI 的角色定位

AI 作为创作工具还是创作主体?AI 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引发了关于它在创作过程中角色定位的讨论。一方面,AI 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创作工具,协助艺术家进行创作,提供灵感、生成图像、音乐等。另一方面,一些人认为AI 也可以成为创作的主体,即通过从训练AI 模型,使其能够独立地生成艺术作品。但数据集的收集、算力、算法的制定与训练又离不开艺术家、技术工作者的介入。因此,关于是否存在完全独立的AI 仍存在争议。

虽然AI 在一些领域已经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创作能力,但目前大多数情况下,艺术家仍然在创作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AI 更多地被用作辅助工具,帮助艺术家实现创意,但其创作主体的地位仍受到诸多限制。


3.8.3.3 个性化AI 模型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挑战

个性化AI 模型是指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偏好进行训练和优化的人工智能模型。它能够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和上下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建议或推荐。在艺术领域则是经过训练以模仿特定艺术家风格或创作风格的人工智能模型。它们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快地探索不同的创作风格,从而丰富其创作的多样性。此外,个性化AI 模型还可以用于艺术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不同艺术风格,并通过模仿实践提升他们的创作技能。

然而,个性化 AI 模型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模仿艺术家的独特风格并不总是成功的,因为艺术创作涉及情感、经验和主观性,这些难以被完全捕捉和模仿。其次,过度依赖AI 模型可能导致创作的同质化,削弱艺术家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最后,个性化AI 模型的关键在于艺术家需要自己训练AI 模型,这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定制AI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