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个 | 内容

6 章 总结

近几十年来,智能协同控制技术蓬勃发展,未来在计算机算法的加持下,智能协同控制将进一步快速发展,会更好的应用于企业和教育产业,成为我国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协同控制在能源互联网、智能车辆、多运动体系统、多智能体、无人机、航天器和机器人等多个应用场景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实现多个智能实体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智能协同控制系统能够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系统效率,并确保安全可靠地完成各种任务。追求智能化,解放双手,实现任务的分配、资源的优化和决策的协同是智能协同控制的发展目标。回顾它的发展历史,发现它是智能协同控制、物联网、控制理论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应用,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愈发成熟,才有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我国对智能协同控制的发展环境高度重视,协同控制发展策略不断完善,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趋势调研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2-2029年)》,我国将加大扶持智能控制的力度,比如在上海,我国投资2.2亿元打造双制协同 “中国样板”,将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双智协同发展即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城市、道路、汽车等各种要素共同参与,相互支持、相互协同,以解决或突破各领域‘单打独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智能控制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为后续智能控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当前智能控制逐步走向通用型的发展新阶段,为充分发挥我国智能协同控制发展多方面比较优势,应从多角度发力,促进智能协同控制创新与治理的协同发展,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智能协同控制更好地造福人类。

营造创新生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方面,要加速智能协同控制基础设 施建设布局,加快芯片、器件、算法等软硬件研发,取得核心技术突破。数据方面, 智能协同控制依赖于大量数据的标注与学习,应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的优势,健全 数据流通交易制度,强化各类数据资源汇聚与高质量供给。场景方面,要充分发挥我 国超大规模市场及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促进智能协同控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 动各类主体开放场景机会、提升场景创新能力。人才方面,要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工作,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培养精通算法和工程实现的高水平人才。通过聚集技术、数据、场景、人才等创新要 素,营造创新生态,激发智能协同控制创新潜力。

重视防范风险,推动智能协同控制良性健康发展。针对技术风险,要推动智能协 同控制安全攻防技术创新,降低智能协同控制模型遭受攻击的风险。要提高数据质量,降低模型算法偏差。针对意识形态及伦理风险,要重点关注智能协同控制技术本身存 在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一方面,在借助智能协同控制赋能意识形 态治理的同时,要将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要求贯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应用等科技活 动全过程,使智能协同控制产品的研发及利用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公序良俗,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科技伦理治理法律制度建设,强化 智能协同控制算法审查及监管机制,构建智能协同控制等重点领域的科技伦理规范。 深入开展科技伦理教育和宣传,构建良好智能协同控制伦理氛围,推动智能协同控制 安全可控、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面向国内,各地区各行业智能协同控制发展布局要坚持与国家规划方向一致,并结合自身优势构建具有特色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协同控制发展试验区,推动试验区在创新与治理方面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地区间、校企间智能协同控制发展的交流与合作。面向国际,要积极搭建智能协同控制发展各方参与的开放性平台,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智能协同控制治理方案,通过打造中国智能协同控制发展的成功版本,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在未来物联网时代,工具将会赋予更多拟人化的功能,人们的生活更多是由智能的“小助手”辅助,智能协同控制在未来的发展必将扮演重要角色,向更高更好的层次发展。